近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參照國家學科分類標準,堅持“統籌協調、繼承發展、交叉融合"原則,創新構建“電力學科帶領、多學科協同賦能"的新型電力系統特色技術學科體系,全面厘清電網發展底層根技術,繪制形成技術學科圖譜,邀請行業內外優勢力量以學科建設為錨點,攜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科技創新。
公司技術學科體系一級學科基本沿用國家標準,二、三級學科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創新設置,根技術為支撐二級學科發展的底層技術基座,具備跨三級學科應用的普適性特征。該體系具體包含6個一級學科、28個二級學科、105個三級學科、121項底層根技術。其中,電氣類包括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和12個二級學科、56個三級學科、54項根技術。非電氣類包括5個一級學科和16個二級學科、49個三級學科、67項根技術。
公司技術學科建設立足于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依托學科體系構建科技創新坐標系,厘清各主體創新發展定位,系統梳理電網發展底層根技術,并明晰技術現狀、演進趨勢及突破方向,可為電網企業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筑牢根基。將學科建設融入科技規劃,發揮學科建設輻射帶動作用,可系統協同多方優勢科研資源,強化中長期有組織科研布局,補強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助力電網企業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高地;同時,學科建設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以此貫通人才培養全鏈條,可更有針對性地鍛造高水平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培育具有影響力的科技人才集群。
公司將深入推進學科建設落地實施,與外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協同開展技術創新與學科共建,完善資源優化配置與有序競爭機制,統籌推進公司科技創新科研力量布局、重大任務攻關和資源平臺建設,并組織各直屬科研單位和省級電力公司積極聯合外部優勢科研資源,穩步提升原創技術策源能力。
一、產品簡介(LYWHX-9000B電力儀器現貨市場“GPS衛星授時無線核相儀"提供實時數據,準確又快捷)
用于遠距離(相距300米~800千米)核對高壓相位是否同相,相序顏色是否標注正確。也可用于近距離并網或環網核相。儀器適合1V~220KV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和二次側帶電作業,具有高壓驗電功能。
儀器采用無線傳輸技術,操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克服了有線核相器的諸多缺點。儀器采用GPS授時技術,兩臺(或多臺)儀器可以相隔幾百公里核相。
二、工作原理(LYWHX-9000B電力儀器現貨市場“GPS衛星授時無線核相儀"提供實時數據,準確又快捷)
發射器可以判斷線路是否帶電,測量線路相位和頻率,并將測量數據發送給主機,主機由GPS授時后同時測量,計算兩臺主機相位差值即為兩線路相位差值,判斷兩線路同異相。
儀器測量原理的核心是兩主機同步測量的時間差異,采用GPS授時將兩主機的時間同步,其同步差異小于10納秒。由此引入的相位誤差小于0.1度。
三、安全事項(LYWHX-9000B電力儀器現貨市場“GPS衛星授時無線核相儀"提供實時數據,準確又快捷)
1、現場測試時,應按電力門高壓測試安全距離標準進行操作。
2、標準配置絕緣桿3米,對應電壓等級為 ≤ 220kV。如測量線路電壓高于220KV時,請使用長度大于3米的絕緣桿。
四、技術參數(LYWHX-9000B電力儀器現貨市場“GPS衛星授時無線核相儀"提供實時數據,準確又快捷)
1、相位差準確度:誤差≤5°。
2、頻率準確度:±0.1HZ。
3、電壓測量范圍為1V~220KV。
4、發射器和接收主機的*大傳輸視距約100米。
5、結果判斷(同相、異相)采用A類級標準,相位差≥30°為異相,相位差<30°為同相。
6、兩GPS主機測量距離300米~800千米。
7、根據GPS信號強弱自動切換GPS模式和授時模式。
8、真人語音提示測量結果和操作步驟。
9、302*240彩屏同時顯示線路相位差、頻率、失量圖、電池電量、測量時間、經緯度、衛星數量、GPS信號強度等信息。
10、無操作1小時自動關機。
11、發射器和接收器均內置可充電鋰電池,且電池可拆卸更換。
12、主機電池容量為2500mAH,發射器電池容量為350mAH。
13、高壓測量時泄漏電流<10uA。
14、發射器工作功耗<0.1W,接收主機工作功耗<0.3W。
15、工作環境:-35℃--- +45℃ 濕度≤95%RH。
16、儲存環境:-40℃--- +55℃ 濕度≤95%RH。
17、整機重量:約11KG。
18、儀器包裝尺寸:長89cm*寬26cmm*高11cm*2個。
五、簡介(LYWHX-9000B電力儀器現貨市場“GPS衛星授時無線核相儀"提供實時數據,準確又快捷)
1、儀器外觀簡介
2、儀器操作簡介
指示燈: 異相紅燈亮:兩線路異相。 同相綠燈亮:兩線路同相。 充電紅燈亮:正在充電。 充電綠燈亮:電已充滿。 按鍵: 1)長按開機或關機。 2)短按近程測量模式和遠程測量模式切換。 補充: 1)右上角有電量指示; 2)*下端有充電接口插孔。 | |
指示燈: 測量時:紅燈和綠燈交替閃爍。 充電時:紅燈亮正在充電,綠燈亮已充滿。 蜂鳴器: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蜂鳴器響2秒,表示線路帶電。 安裝螺孔: 與伸縮絕緣桿相連。 充電孔: 充電時:連接充電器。 自檢時:連接測試線接地端。 檢測時:連接接地線。 | |
指示燈: 開機時:工作指示燈為紅色常亮。 測量時:工作指示燈為綠色常亮。 充電時:充電指示燈充電為紅色充滿為綠色。 蜂鳴器: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每隔4秒蜂鳴一次,表示線路帶電。 彈力帶: 將采集器貼于母排,用彈力帶捆綁安裝。 充電孔: 充電時連接充電器。 |
3、儀器自檢方法
發射器連接測試線(操作圖如下)。發射器啟動,蜂鳴2秒,紅綠兩指示燈交替閃爍。接收主機開機,在測量界面顯示對應發射器信息。則發射器與主機工作均正常。異常現象及其處理,請詳見儀器檢查與故障判斷。
提示:
如果測量度數為180°,將一個測試線插頭左右對調即為0°。因為火線與零線對調后,兩線相位差為180°。
自檢時兩發射器與接收主機的距離大于0.5米為宜。當距離小于0.2米時,可能只連接了1個發射器而主機顯示2個發射器信息。此現象為正常現象,不影響儀器使用。當2個發射器都接電時,儀器顯示不受短距離影響。
自檢測試線插頭內有限流電阻,人接觸鱷魚夾不會引起觸電,以保證人身安全。
六、各電壓等級核相操作
電壓等級與被測物 | 操作說明 近距離測量時使用X/Y,或者X1/Y1,或者X2/Y2. 遠程測量時使用Y,或者Y1,或者Y2,不用X/X1/X2 |
220KV~110KV高壓裸線 | 使用高壓發射器X、Y。發射器連接絕緣桿后掛接在高壓線上測量。詳見高壓線核相操作示意圖(圖2)。 |
66KV~6KV高壓裸線 | 使用發射器高壓發射器X、Y,或者使用低壓發射器X1、Y1。高低壓發射器不可混用。發射器連接絕緣桿后鉤掛在高壓線上測量。詳見接觸高壓線核相操作示意圖(圖2) |
10KV~6KV帶絕緣層電纜 | 使用低壓發射器X1、Y1。發射器鉤掛在帶電線路外絕緣層上即可測量。如發射器未啟動,則將其尾端(充電孔)用配置的接地線接地。 |
高壓開關柜帶電指(顯)示器 | 使用低壓發射器X1、Y1。發射器尖頭端插入帶電指示器,手握發射器尾部即可測量。也可用接地線將充電孔接地進行測量。詳見帶電顯示器核相示意圖(圖3)。開關柜PT、CT二次側取電點核相操作與此測量方法相同。 |
10KV/35KV封閉式高壓柜接線T頭 | 使用低壓發射器X1、Y1。發射器連接絕緣桿后接觸T頭測試。詳見接線T頭核相操作示意圖(圖4)。 |
嚴格五防開關柜 | 使用中置柜采集器X2、Y2。將所測開關柜的母排停電,或將手車搖出。再將采集器貼在母排或手車母線上,用配置的彈力捆綁帶固定。按下采集器開關,使其開機。然后開關柜通電則可測量。 |
380V/220V市電線路 | 使用低壓發射器X1、Y1。發射器前端接觸帶電線路即可測量。 |
提示:
部分型號開關柜裝配了帶電顯示器,其上有取電點,可用于核相。此種方法為二次側核相,其核相結果正確與否,依賴于L1、L2、L3與與母線的對應關系是否正確。
近距離核相時只用1個主機,發射器X系列/Y系列配對使用。遠程核相時,兩個主機相距較遠測量,但每個主機只與Y系列發射器配合測量。
一般高壓輸電線路近距離核相操作方法如圖2所示,將X、Y發射器分別用絕緣桿掛接在高壓線上,主機開機后選擇近距離測量界面,觀看測量結果。
日前,內蒙古電力集團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簽署的備忘錄相關協議,從電網發展和人才培養戰略著眼,與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達成特高壓人才培養合作意向,并由內蒙古超高壓供電公司與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旨在加快特高壓高層次管理、技術人才培養等。
7月10日,內蒙古電力集團第1批業務骨干赴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就特高壓工程建管與設備運維等專項業務,展開為期3個半月的跟班學習,為內蒙古特高壓事業儲備人才力量。
特高壓人才培養是內蒙古電網“人才強企"戰略的關鍵落子。集團公司依托蒙西-達拉特交流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項目合作安排,緊密圍繞內蒙古電網提檔升級戰略規劃,適時啟動特高壓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此次首輪次赴晉學習是特高壓人才培養計劃的有效實踐,聚焦培養儲備一批懂技術、善管理、能擔當的蒙電特高壓專業核心人才,為進一步深化與國家電網公司戰略合作和推動內蒙古電網轉型發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與此同時,人才培養交流合作更是推動內蒙古電網戰略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跨省交流合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專業策略,系統性“送出去"深造學習,快速彌補特高壓領域實戰經驗短板,同時配套完善內部導師傳帶、課題研究、項目歷練等機制,破解人才培養與技術攻關雙重難題,進一步構建起特高壓人才的“蓄水池"和“孵化器"。
內蒙古電力集團始終把加快各領域、各專業、各板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主動拓展人才戰略的關鍵舉措。特別是聚焦主責主業、為特高壓事業培養儲備人才,是“筑基"之舉、關鍵一招,是“科技帶領、人才保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生動實踐,更體現了集團公司在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進程中所彰顯出的很好的洞察力和高度前瞻性。下一步,電力集團將持續加大核心領域人才培養投資力度,以堅實的人才基礎,為內蒙古電力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